图(1)
图(2)
随着i945等新一代主板芯片组推出后,硬盘的连接界面也从沿用多年的Parallel ATA(并行ATA,以下简称PATA)界面,逐渐转变为设计更先进、速度更快的Serial ATA(串行ATA,以下简称SATA)界面。不过,由于SATA界面的外设在现阶段仍然属于是一种比较新的硬件,因此在安装时若不留神就会遇到困难。为此,笔者在这里与大家探讨一下有关安装SATA硬盘的知识技巧。
一、硬盘的安装
与旧式的PATA硬盘一样,SATA硬盘的连接线分为一条7-pin数据线和一条扁平的4-pin转15-pin电源线,但SATA硬盘的连接线比PATA硬盘连接线要细小和扁平些(图1)。这些接线一般随新购买的主板提供。要是没有的话,在电脑市场中也可很方便地购到,售价一般在十元左右。安装时,把数据线和电源线一端接到硬盘上,另外一端的数据线则接到主板的SATA插口中即可(图2)。由于接线插头附有防呆设计,因此不会有插错方向的问题。但有一点要注意的是,如果用户需要在系统通电状态下以Hot-Plug(热插拨)方式安装SATA硬盘,必须先装好4-pin转15-pin电源线,并把15-pin插头接到硬盘后,再接上数据线,否则会烧毁硬盘的电路。
二、主板BIOS的设置
目前,主板支持SATA界面一般借助于两种方式,即主板上南桥芯片已经内置SATA功能和单独的RAID/Serial ATA控制芯片。前者通过主板南桥芯片(如Intel的ICH5/6南桥芯片)来实现,故需在主板BIOS中对IDE模式进行设置。按主板的不同,BIOS中有一项名为“IDE Configuration”或“On-Chip SATA Mode”的设置项目,一般提供AUTO/Combined/Enhanced及Non-Com-bined等4种模式,其意义解释如下:
模式 | 效果 |
AUTO | 让BIOS自动检测 |
Combined | 最多同时使用2个SATA及2个PATA设备 |
Enhanced | 最多同时使用6个设备,包括SATA及PATA设备 |
Non-Combined | 将SATA设备自动模拟成PATA模式工作 |
在多数情况下,选择“Enhanced”模式可获得最佳的性能和扩展性,但对于老版本操作系统及部分DOS模式下运行的软件(如旧版GHOST)等,却有可能出现兼容问题。如果你不太放心,最好使用“AUTO”模式交由BIOS自动设置。
三、设成启动硬盘
完成BIOS设置后,最后一步就是把新的SATA硬盘设定为用作启动的第一个硬盘,以便于安装Windows操作系统。在主板BIOS中有一项名为“Hard Disk Boot Priority”的设置项目,如果系统中已有旧的PATA硬盘,用户应在此选项中改变次序,把SATA硬盘在启动列表中排序成第一个启动硬盘即可。至此SATA硬盘安装成功,接下来可安装操作系统了。
此外有一点需要注意,非Intel ICH南桥芯片(如nForce/VIA/Promise/Silicon Image等)的SATA界面,以及启用NCQ加速功能的ICH6南桥芯片,在安装Windows XP/2000时还得为Windows操作系统预先提供硬盘界面的驱动程序才可正常安装。一般来说,在进入Windows的蓝色安装画面时按F6键,按照屏幕提示放入含有SATA/RAID界面驱动程序的磁盘,正确选择驱动程序后安装便可正常进行。
(第三媒体 2006-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