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在10月13日结束的TD-SCDMA第三阶段首轮测试中,华立的4款TD终端均通过了测试,成为此次测试的最大赢家。在通信行业默默耕耘了5年的华立集团终于看到了中国3G市场的一线曙光。“此次测试的结果表明,国产TD终端完全可以进入商用阶段,并领先于国际品牌。”华立信息总裁兼CEO葛晨透露,包括三星、摩托罗拉等国外厂家均参加了此次测试,但都未能通过。
据了解,华立2001年收购了飞利浦位于美国的CDMA项目,四年后,不堪CDMA之重的华立不得不转向TD-SCDMA技术市场,在高通技术的市场空隙里寻找生存空间,在TD-SCDMA 第三阶段首轮测试中,华立的4款TD终端均通过了测试。然而,华立所取得的成绩并不能代表国产手机厂家在TD-SCDMA的最终胜利,更不能让人忽视国产手机厂家在WCDMA和 CDMA 2000 这两种3G 技术标准上的技术积累欠缺的事实。因为中国3G牌照迟迟未发的迷雾,绝大部分的国产手机厂家无论在中国3G 标准TD-SCDMA 上,还是 WCDMA 和CDMA 2000,均保持一种观望和迟疑的态度。而易观国际手机分析师林娟指出,国产手机厂家中兴、华为在3G技术的积累上相对成熟,并在国际3G市场屡有斩获,以夏新、波导和联想等为代表的国产手机厂家因为得到政府投资3G基金支持开始进行了一些研发,而绝大部分的国产手机厂家在即将到来的3G面前,仍然是一片空白。
根据信息产业部公布的资料显示,从2003年至今,已经有近20家的国内通信企业的3G项目获得了信产部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基金的支持,但移动终端厂家仅有夏新、波导、海信、华为、中兴和联想6家;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国产手机厂家老总透露,除了信产部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基金外,信产部和发改委还设有专项资金支持。比如,2004年7月,信产部、发改委、科技部三大部委联合向TD-SCDMA产业联盟提供了7亿元的资金支持,当时国家给TD-SCDMA下达的死任务是:2005年6月拿出商用设备和终端。而据了解,宇龙通信、华立等为数不多的国产手机也获得不同程度的政府资金支持。“政府资金的支持只是很少一部分,占华立在3G投入总额不到10%。”葛晨表示,由于中国3G牌照迟迟未发,信产部和发改委的资金让企业在中国3G迷雾中隐约找到了方向,这种支持让华立坚定了做TD-SCDMA的信心。
据悉,华立是TD-SCDMA联盟的发起方之一,除TD-SCDMA,华立并没有涉足另外2个3G 标准WCDMA 和CDMA2000。今年2月华立获批GSM和CDMA两张手机牌照,并为此投入1亿元筹备手机生产基地。葛晨仍然表示,公司所有动作都是为了备战TD-SCDMA 的3G 市场。宇龙通信公司副总裁李旺也表示,虽然公司是民营企业,因为公司在双模双待手机技术上取得了突破,也得到一些政府资金支持,增强了宇龙通信做3G,特别是做3G双模手机的信心。李旺认为,在中国3G启动的初期,双模双待绝对会是市场的主流,但双模双待技术门槛相对比较高,国产手机厂家应继续介入这一块的研究,才可能在3G真正来临之前,启动市场,由于无法确定中国采用哪种3G制式,作为厂商需在多个方向进行投入,压力比较大。而时间拖得越久,厂商的压力越大。据悉,宇龙已研发出TDLGSM双模手机,正在TD联盟检测。但据TD联盟成员透露,宇龙的TDLGSM双模手机并没有通过TD-SCDMA第三阶段首轮测试。
据了解,尽管TD的呼声越来越高,也有不少国产手机厂家仍然不敢放弃WCDMA手机。金立通信研究院总工程师徐溟皓透露,金立在投入TD的同时,也不敢放弃 WCDMA,WCDMA 手机刚刚在金立立项。“经过技术成熟度、市场空间等各方面的充分评估,康佳早已上马WCDMA终端,最近才开始TD的立项。”康佳通信研发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康佳WCDMA的终端产品已进入产品化阶段,也开始与海外电信运营商联系,准备开拓海外市场。该负责人透露,来自3G的挑战远远大于可能带来的市场机会。因为3G的门槛非常高,尤其是测试环节,测试设备稀缺造成测试环境搭建极为昂贵。据透露,一套基于WCDMA标准的测试仪器投入就超过人民币1000万元,这还不包括日益庞大的3G研发团队的投入。而与康佳、华立等激进派相比,绝大部分国产手机厂家还在中国3G迷雾中观望。“现在国内手机市场竞争异常惨烈,绝大部分手机厂家都厮杀在生与死的边缘,根本无暇,也无多余资金来投入3G。”一位国产手机新军的屈朝(化名)表示,现在只是极小部分有实力的手机厂家在真正投入3G,绝大部分国产手机在TD-SCDMA的形势越来越明朗的前提下,开始关注TD制式。屈朝指出,手机快速消费电子产品的特性,导致手机厂家永远都由市场驱动,如果没有明确的市场和明朗的市场前景,厂家绝对不敢贸然投入。波导公司新闻发言人陈李贤表示,波导在3种3G制式均有投入,持续跟进。但波导认为,即便2007年初发放3G牌照,要3G真正进入服务阶段,至少还要到2008年,国产手机厂家有充足的时间准备。
(第三媒体 2006-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