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机构Strategy Analytics最新统计数据表明,今年第三季度的全球智能手机数量已经突破10亿大关。这意味着每7个地球人当中就有1位使用智能手机,而SA亦预计未来三年智能手机数量将达到 20亿。智能手机以势如破竹之势席卷着人们的生活,是现今电子消费市场当之无愧的王者。
而在手机、PAD、电脑、电视等多屏幕消费热点的大趋势下,智能手机如何规避自己小屏体验较差和手机智能化导致的越来越多孤立个体的问题,利用自己功能完善的优势与其他屏幕联通互动实现内容共享。而在手机本身功能挖掘殆尽的时刻,这是否需要其他产品来弥补这些天生的劣势?
智能手机天生“屏”颈
手机的智能化,是对整个电子产品产业链的大整合。智能手机性价比高、更新快、移动性强的特点,极大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社交需求。
虽然智能手机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有一个必须面对的问题是,由于手机本身小屏展现的缺陷,人们更倾向于通过电视、电脑等大屏幕来体验更多数字内容。三星note系列手机的热销很大程度上就反映了用户对现有智能手机屏幕观感的不满和对更大屏幕的渴求。但是单从屏幕大小来看,在考虑到适用性和便携性,手机屏幕尺寸似乎已经优化到了极限。在本身屏幕限制下,智能手机是否需要寻找其他屏幕来替代内容的展示?
智能手机的 “孤岛”效应
随着智能手机以越来越多的方式连入互联网并接入更多的应用与服务,用户与网络联系更为紧密,人类进入新的社会化媒体时代。在某种程度上来讲,智能手机让很多人摆脱了以前的社交障碍,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应该越发亲近,但是真实状况是,人们日益沉溺于网络互动而日渐丧失现实沟通的能力和乐趣,在现实生活中却变得越来越孤立。沟通社交方式的革新,却让真实人际交往关系变得脆弱。
智能手机带来的社会化革新繁荣了网络生活,却孤立了真实生活中的社交需求。本来应该只是人们用来社交沟通的工具,而现在已然变成主宰人们社交生活的桎梏。这一现状亟需改变,我们无法放弃这种新的社交沟通工具,因此我们更应该利用这种工具来实现在真实社交生活中的沟通。智能手机需要打破社交孤岛,重回真实生活。
智能手机需突破“屏”颈,重回真实社交
随着移动互联大势所向,人们更多地利用手机、PAD、电脑、电视等多屏幕混合使用来消费数字内容。而由于手机的携带便利和功能、服务的完善,智能手机是大家在使用其他设备时最常用的搭档设备,而且也是用户开启在线活动最常用的入口(调查显示很多在线活动都是先在智能手机上开启,然后在另一个更大屏幕的设备上继续)。
而在智能手机本身屏幕可以优化到极致的时候,如何利用智能手机作为用户活动入口,来整合后续内容在其他大屏幕设备上体验,无缝完成这类活动,实现内容在其他屏幕、与更多朋友、家人共享,让用户重回真实社交化生活,这是智能手机需要突破的难点。
而现如今也的确有很多公司针对这种围绕智能手机产生的多屏互动的热点做出了很多尝试,来实现智能手机与身边其它屏幕之间的互联互通甚至于互动。类似于苹果“Apple TV ”产品和三星”Allshare“协议,他们主要实现数字内容在自家产品线,如手机、电视等终端之间的传输展示。而除了这些有明显品牌壁垒的”明星“产品,市面上也有一些更“开放“的大众消费级别的产品值得关注,如国内快播科技推出的”快播大屏幕“智能设备,定位于智能手机配件,可实现智能手机等手持终端内容到电视、电脑等大屏幕的展示和互动,更重要的是,它兼容了苹果”AirPlay“、微软”DLNA“等其它多屏互动协议,对用户来讲适用性更强。而这种内容由手持终端到其它展示型更强屏幕终端的互动,也极有助于打破智能手机的“孤岛”,丰富与真实生活的联系。
(快播大屏幕产品图)
移动、无线和分享逐渐成为消费热点,而智能手机需要在不断自我优化的过程中很好地把控住其在多屏幕多终端设备中的主导地位,并实现与之的联通互动。正如快播科技CEO王欣所说:“智能手机已经成为王万之王,但是在移动多屏的大趋势下,王者可能还需一柄利剑。“而这柄利剑,是否能助智能手机在多屏互动领域有所斩获,需要用户和市场的双重考验。
(新闻稿 2012-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