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刚结束的今年五一黄金周期间,湖南卫视欢乐购进驻奥克斯空调生产线,首次向全国亿万家庭和观众全程直播一台高品质奥克斯空调的生产全过程,同时还创造出“6个小时爆卖2500套”奥克斯空调的电视直销营销奇迹,成为今年略显冷清的五一空调黄金周市场上一道靓丽风景线。
在长期关注空调市场的业内人士看来,“奥克斯创造的空调电视直销新纪录并非偶然。实际上在2016年市场竞争大幕拉开之后,奥克斯就已经非常强势地凭借在产品、品牌、营销和服务等多个层面的系统发力,实现在空调市场下跌通道中的强劲反弹,创造了令很多空调同行想象不到的上佳表现。”
一次电视直销新奇迹的逆势增长
五一期间首战湖南卫视快乐购电视直销平台,奥克斯便创造新的营销奇迹。但是,在知情人士看来,“这只是今年初以来,奥克斯在空调市场实施一系列积极主动营销计划的一部分,带给企业的却是在整个空调寒冬市场逆势增长的动力和激情。”
其实就在刚刚过去的2016年一季度空调市场巨头大战中,在格力、美的、海尔等传统巨头均出现两位数以上的大幅度下跌背景下,作为空调业最年轻的领军企业,奥克斯空调却在市场上异军突起,创造令所有空调同行刮目相看的好成绩。
作为长期关注家电市场的第三方研究机构,产业在线的监测数据一直被认为是评估企业经营能力和水平的重要指标。来自产业在线今年一季度的监测数据表明:在整个空调行业出货量同比下跌34.4%的背景下,奥克斯空调却逆势增长12.3%,增速稳居行业两强。其中仅今年3月,奥克斯空调出货量就同比大涨26.3%,居行业首位。
当然奥克斯的市场领涨,不只是体现在出货量上,更具体到可以与用户直接发生交易和交互关系的电商平台上。作为中国家电行业的第一家大数据研究平台,奥维云网监测显示:今年一季度,奥克斯空调线上市场份额占比达到19.3%,同比逆势增长2.5个百分点,稳居空调行业第一。并以较为明显的市场优势,领先于美的、格力。
从线上表现到出货量的一系列逆势增长数据,或许无法全面显示奥克斯在空调产业的经营能力和市场引爆能力。但是对于整个空调产业而言,当90%以上的企业都无法抵抗来自外部经济环境和市场竞争格局冲击,而纷纷出现应声下跌时,奥克斯这种不降反涨充分表明,这家企业已经建立起可以抗击外部市场变化的“内生性”增长体系,这也将会接下来推动企业在空调行业持续增长,赋予新的动力。
正所谓“没有寒冬的市场,只有困难的企业“。事实上,今年一季度空调巨头奥克斯在整个寒冬市场上通过对“以促带销”营销模式坚持和创新,不仅成功激活企业产品体系、市场营销体系的斗志,还开启了整个空调行业的破冰之旅。
一场场以促带销活动引爆的营销再造
五一黄金周市场商战的落幕,则再度吹响奥克斯领跑今年空调市场6、7、8三个月旺季争夺战的号角。就在刚过去的一季度,奥克斯正是通过一场场直击市场和用户需求的终端促销、跨界营销等多频次的“以促带销”方式,在存量市场上找到了企业的增长新动力,并开辟了一条“快鱼吃慢鱼”发展新模式。
如果说,去年面对空调市场的首次迎来的低速增长甚至是下跌,很多企业还在通过传统的价格战等手段,在刺激终端市场和消费的眼球,希望可以应对寒冬市场下跌的冲击。那么,面对今年整个空调市场一如既往的低迷和萧条,已经不是简单的低价格可以刺激市场反弹,必须要完成对传统市场促销手段的再造和重启。
过去10多年来,作为一直引领中国家电产业营销创新的风云企业,奥克斯曾多次与三星、联想、中国联通等各个行业的巨头一起斩获中国市场营销领域的最高奖项。如今面对空调市场的商业现状,奥克斯再度一马当先开启一轮家电营销的颠覆和再造战略,通过“跨界营销”、“异业联盟”、“厂商抱团”等方式,开启属于空调产业的“以促带销”新模式。
从今年2月春节之后的提前预热,到3月初的全球首席产品体验官计划、全球首款IP模式打造的IP空调AYA系列新品发布,以及贯穿全月的三月大惠战活动,再到今年4月的4.16“全民疯狂抢变频”王者之战,以及五一期间的黄金周大战,短短2个多月的时间奥克斯围绕产品、品牌、明星、促销等一系列内容,拉开了一场“史无前例”的营销模式变革,其核心就是通过以促带销,打破空调市场的寒冰,盘活整个市场的销售氛围。
在空调专业人士看来,“今年以来奥克斯这一轮轮的终端促销和引爆活动,就是像车轮战,重点不是靠一次的抢夺和领先,而是要通过体系的持续制胜和平台驱动,真正实现在终端市场上的持续出击,从而开创了家电营销模式的三大创新:一个是快速,强调好产品的新鲜直达用户手中;二是要精准,就是要瞄准不同用户群体的差异化需求不断打造一款款的IP空调;三是细致,所有促销活动的成功关键就是细致地将一场活动分解成超过50个环节100多个步骤环环相扣步步引爆。”
五一过后,空调市场一轮旺季大战已经全面引爆,作为在今年一季度领跑整个空调产业的先行者,奥克斯又在酝酿一场场新的终端战役和产品引爆,这将会给接下来的空调市场发展和竞争带来哪些影响?让我们拭目以待!
(新闻稿 2016-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