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疫情反复、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消费端需求疲软、物流受阻等影响,2022年一季度的冰箱市场受到一定阻力。这种背景下,市场份额已超4成的海尔冰箱,还能迎难而上、继续增长吗?
4月28日晚,海尔智家发布2022年第一季度业绩报告。一季报显示,海尔智家业绩稳中有升,Q1实现营业收入602.5亿元,同比增长10%;归母净利润35.2亿元,同比增长15.1%;毛利率为28.5%,同比提升0.05个百分点。整体看,海尔智家延续了2021年报高增态势。与之同频,海尔冰箱2022年一季度份额涨至42.8%,同比增长2%,这一涨幅不仅是行业最高,也比其自身2021年的份额有持续提升。
高份额下,不仅实现增长,还倍速于行业增长,海尔冰箱是如何做到的?这主要得益于其并不安于“守业”,而是坚持开拓创新:产品端,博观等新品不断增强在高端市场的竞争优势,产品结构持续升级;供给端,大容量产品的供应能力稳步加强,年产200万台大冰箱的胶州工厂定于7月开工,将释放更大的增长潜能;场景端,成套饮食场景持续升级,为用户提供全流程解决方案。
以博观新品提升高端竞争力,2W+价位段占比升至10.5%
尽管整体市场增长趋缓,但人们对健康、高端产品的需求正在不断释放,推动冰箱市场朝 “推高卖精”的精细化模式发展。中怡康数据显示,2022年Q1,10K+高端冰箱零售额同比增11.9%。从细分价格段看,越高端越热卖,截至13周,14K+冰箱增长速度最快,零售额、零售量增速分别同比提升40%、38.2%。
为满足用户新需求,海尔冰箱不断升级核心科技,拓展高端产品矩阵。以博观系列新品为例,基于阻氧干湿分储、冷冻智能恒温、底置恒温保鲜等领先科技,带来了果蔬14天鲜嫩如初,冻肉30天不流血水的健康储鲜新体验;同时,以-20℃-5℃宽幅变温、食材智慧管理、智慧交互服务等新场景,满足用户差异化需求。
由此,博观系列上市即热销。仅1个月时间,其就在北京、济南、沈阳、大连等全国多个城市揽获万元以上畅销TOP1型号,节节攀升的销量带动了整体品牌在2W+价位份额实现0的突破,从2020年的0.5%涨至如今的10.5%。目前,海尔冰箱8K+高端规模也已连续3年翻番增长。
除此之外,针对厨居一体化、储鲜场景灵活多变等新趋势,海尔冰箱还在持续上新零距离嵌入系列、巨能冻系列等产品,全方位满足照顾用户饮食。
大容量成新增长点,胶州大冰箱工厂预计明年投产
近年来,用户对大容积的需求十分显著,大冰箱市场持续高速增长。据奥维云网(AVC)监测数据显示,2020年Q1,500L+产品零售量占比从2020年Q1的28.3%,涨至2022年Q1的43%。加之疫情常态化、居民囤货热情渐高,大冰箱需求正持续释放。
在这个热门赛道,海尔冰箱已占据了充足的竞争优势。中怡康数据显示,第一季度,行业畅销容积段TOP3为501-550升、451-500升、551-600升,在其中,海尔冰箱的品牌占比分别为37.3%、50%、78.9%,均为第一。
未来,随着大冰箱工厂的建设投产,这一优势也将进一步加大。据透露,海尔冰箱预计在青岛胶州九龙工业区投资30.7亿,建设大冰箱工厂。从范围看,该工厂主要面向山东、西南、华中市场,区域布局不断优化;从规模看,该项目预计将于2023年7月一期投产,规划年产能200万台;从生产方向看,低碳环保、节能、智能等成为了产品升级的重点方向。
在生产能力扩大的基础上,其大冰箱市场份额也将得以持续提升,为增强整体竞争力、盈利能力添砖加瓦。
升级厨房场景体验,智慧饮食解放用户双手
而随着物联网时代的到来,用户对于冰箱的需求也延伸到了储鲜功能之外,追求更加便捷、省心的成套饮食体验。据《成套厨电消费者调研报告》调查结果显示,74%的消费者更愿意购买成套厨电。
不过,对于用户来说,成套厨电却不等同于成套厨房体验。这是由于市场上的一些成套厨电停留在简单的产品组合,使用起来往往十分割裂。在《2021中国套系家电市场白皮书》进行的调查中,有高达88.1%的被访者明确表示“需要在手机下载不同厂商的APP来分别控制,带来了不便。”
而在以海尔冰箱为智慧中枢的三翼鸟厨房中,用户无需徘徊于不同APP之间,就能直接获得覆盖“吃、买、存、做、洗、改及母婴”等场景的全流程饮食解决方案。就拿“吃”场景来说,当用户想要在家做一道烤乳鸽,只需要“冰箱登陆阿尔法鱼平台购买预制品——放入蒸烤箱——智慧烹饪”,3步即可完成,无需多余操作。
为让更多用户能够解放双手,享受真正的智慧饮食生活,三翼鸟厨房的布局也正在提速。2022年第一季度,其就在全国各地开业近50家线下门店,覆盖范围包括特大城市、一二线城市以及三线城市,获得当地用户的好评。
正如联合信号首席执行官拉里·博西迪所言,没有市场是完全饱和的。只要懂得发现用户需求,并用创新创造满足需求,任何规模的任何企业都有机会实现增长。这也是海尔冰箱能够在份额已超行业四成的基础上,还能提速增长的原因所在。
(新闻稿 2022-04-29)